寧波官方宣布停止推進PX項目,這起連日來轟動全國的重化工立項爭議以公眾已經很熟悉的方式得到解決,那就是當地民眾上街激烈抗議,官方被迫徹底讓步。從廈門到大連,再到什邡、啟東,同樣的故事情節反復上演。
有人說,寧波人“勝利了”,而在我們看來,由廣場、街頭群眾抗議來決定復雜的重化工項目命運,這種模式不會有贏者,更像是整個中國都是輸家。
令人欣慰的是這次抗議活動以較為和平的方式得以解決,基本沒出現街頭砸燒和嚴重流血,這說明中國官民的冷靜都在成長。但官方之前溝通不足,民眾上街后不聽官方任何解釋,這種官民有效互動的完全缺位,暴露了中國很多地方在解決重大公共難題時幾乎是束手無策。
中國的市民階層在逐漸中產階級化,他們的環境意識很強,對眼前利益也很在意,加上環境恐慌在全社會有一定基礎,現在讓一個城市的居民在家門口接受一座新建化工廠,已不是容易的事。
很多人這兩天在互聯網上提出,如果溝通得早,事情做得更合法,就能避免寧波遭遇的困難。這些說法當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事情大概也沒有如此簡單。也有人說重化工項目應從發達地區向內地欠發達地區轉移,但什邡遠不如寧波發達,人們不也接受不了嗎?
重化工的立項已陷僵局。這么多地方發生抗議沖突,各地百姓已視其為“洪水猛獸”,官方被嚇住的人大概也不少。如果今后仍有哪個地方的領導班子再敢“悄悄”上PX這樣的項目,也應算是“很猛”的了。
當前形勢下有幾件事需高度重視。第一是要防止抗議潮向著正在運行的重化工項目轉移蔓延。這種情況未必就不會出現,其實大連的事就有一點這樣的意思。各地應未雨綢繆,對民眾的任何擔心和不滿都不可掉以輕心。
第二是全國應暫停上新的PX項目,當前形勢下,很可能上一個被抗議下來一個,不僅實際形成不了新的煉化生產能力,反而置重化工于更加艱難之地。
第三是國家應開展重化工在新形勢下如何立項的專項研究,必須建立一套公開透明、并且合法有效的立項程序。它再不能是走過場,新的立項必須在得到當地大多數人的自愿接受的情況下才能上馬。
第四,迄今對重化工項目的全部反對都是當地人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的,沒有一個是“政治抗議”。因此在設計新的立項規則時,一定要多從選址地民眾的利益補償和各種好處的增補上做足功課。PX項目一連串被拒會很快導致相關產品的生產不足,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將隨之加入進來做利益調節。從理論上說,只要利益機制足夠合理,各地對重化工項目的感受就會變化。
PX項目在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大國幾乎都有,足以說明今天的技術已完全可以讓它們同城市居民在一定距離上比鄰。這是它最終會被中國社會接受的前提。當前中國各地對它的抵制有很多恐慌性因素,而克服恐慌的動力和資源,我們實際都不缺少。
隨著抗議潮像“輪盤賭”一樣在中國轉了一圈之后,對重化工前景的擔憂已經在社會輿論中有所顯現。全國輿論很可能比抗議現場和互聯網上表現出來的要復雜得多。解決重化工項目的困境其實為中國社會進步提供了一個特殊機會,我們已在這個點上糾結、痛苦了很久。我們決不可在這里徹底摔倒,而應在這里獲得前所未有的發育,以及真正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