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火爆的搶票業務,金山、奇虎360、搜狗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推出瀏覽器搶票軟件,專門幫助用戶來搶票。金山網絡公關負責人稱,由于其瀏覽器推出的春運搶票版內置12306訂票助手軟件,該公司已被鐵道部約談。1月18日晚,工信部叫停各互聯網公司的搶票軟件。(1月19日《西安晚報》)
花了3億元巨資建立的購票網站一直被網友詬病,而坊間“自主研發”的搶票軟件卻好評如潮,這無疑是個巨大的諷刺,叫停是意料之中。當然,不出所料的是,專家學者們又站了出來,一致認為搶票軟件人為制造不公,叫停并無不妥。
用搶票軟件購票,好比是“技術性插隊”,對其他網絡購票者而言,是一種不公平。乍看之下,這樣的說法似乎在邏輯上無誤,于情理而言亦無不妥。但筆者有過親身體驗,對此實在不敢茍同。
必須要說明的是,將這種軟件稱為“搶票”軟件似乎不太恰當,用“訂票助手”更為妥帖,軟件的最大功用,便是幫訂票者省去了那些繁瑣填寫信息以及重復刷新的操作,還有頗具人性化的語音提醒功能。“插隊”實在無從談起,因為本就不存在“排隊”,大家一窩蜂地擠在售票窗口,誰的信息填得快,誰的手伸得快,誰就有可能買到票,這才是網絡購票的現狀。所謂的搶票軟件,還沒有強大到真能直接把不屬于自己的票給“搶”過來。軟件所有的功能都是在官方網站既定的規則下運作,既無犯規,那究竟是誰制造這“不公”,還有待商榷。
硬要將技術上的創新說成不公平,那么網絡購票和車站購票的不公才是一種更大的不公平,一方端坐在電腦前動動手即可,一方要在烏煙瘴氣的售票廳里苦站數小時,這是否也是一種不公平?那些不會網絡購票的人們,他們的公平誰來保障?如何解決這“一票難求”背后的不公,才是有關部門應當深思的問題。
而面對坊間的“技術挑戰”,鐵道部的應對實在讓人失望。通過技術手段限制搶票軟件,更新規則,誰都無話可說。而以行政手段強令禁止,透露出來的卻是威風背后的底氣不足。既然技不如人,也不必氣急敗壞,強力的行政手段壓制,不僅于事無補,還有損形象。何不大方一些,承認不足,大可借鑒這些軟件中的精華部分,改善購票網站用戶體驗。這才是民意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