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顏若雯)社區文化活動硬件設施提升了,軟件卻沒跟上。1月25日,市人大代表王江平建議,在網上或各社區間建立共享平臺,提前發布社區活動開展的時間地點,讓社區的活動吸引居民們前來參加,“打這樣一個‘廣告’,幾乎不費成本,卻能提高居民文化娛樂生活的品質”。
“以江北區為例,目前只有3個街鎮配有少數文化專干。他們名為‘文化專干’,其實并不‘!,而是兼有其他工作!蓖踅秸f,各社區的文化活動硬件提升了,但受社區文化活動經費和各類文化專業人才缺乏等因素影響,各社區的文化活動形式單一、缺乏特色和活力,部分“硬件”成了擺設。
王江平建議,在街鎮和社區間建立信息交流平臺,提前公布演出、展覽等各類文化信息,在資源共享前提下花功夫打造各自特色。此外,充分挖掘現有社會文化資源,引導承接開業、婚慶等活動的人員參與社區文化活動,“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既幫助他們提高了知名度,又為社區增添了文化服務力量”。 |